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宜章县: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激活乡村振兴“清水”

编辑:唐昆玉 发表时间:2022-12-01 09: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以来,宜章县纪委监委不断延伸基层“微监督”的触角,通过强队伍、建机制、优路径,着力破解基层“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三个难题,紧盯乡村振兴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清廉动力”。

       一、解决“不会监督”难题,打造基层监督“铁军”。“这次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为我们今后发挥村级纪检员的‘探头’和‘前哨’作用提供了方向。”近日,宜章县关溪乡福岭村纪检员谭灿林参加乡村级纪检员业务培训后说。宜章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村级组织换届后,各村基本上都配齐了村级纪检员,但是聘任的人员中,不少是新手,业务不熟、不会监督等现象比较普遍。为此,宜章县纪委监委围绕如何发挥村级纪检监督作用,构建了“理论+业务+实战”三位一体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增强村级纪检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全力打造一支基层监督“铁军”。同时,宜章县纪委监委在整合村(社区)纪检员和村务监督员的基础上,督促全县各乡镇整合纪委、财政、民政、农林水牧、劳动保障、退役军人事务、卫生计生等部门力量,实行联合办公、资源共享、协同办案,有效解决乡镇各行业部门各自为战、力量薄弱、覆盖不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了基层监督时效性和高效性。

       二、解决“不敢监督”难题 创新基层监督“机制”。“多亏了村级公共事务监督的纪检员,以前没有补到位的钱现在全部补下来了,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个好事。”在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塘坊村惠民惠农资金集中清退大会上,村民赵福保开心地领到了补助资金的余款。近年来,宜章县纪委监委建立完善了基层监督专业化培训、片区化管理、常态化走访、交叉化监督、数据化考核、动态化调整等6项运行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考核评价办法,着力加强对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工作运行、人员履职情况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通过村级公共事务监督室的优势,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事前监督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对村级公共事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打通了村级公共事务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宜章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宜章县纪委监委还把基层涉纪信访处置作为强化基层监督的切入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从源头上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采取一事一监督、一事一参与、一事一公示、一事一流程模式,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到位,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三、解决“不善监督”,提升基层监督“效能”。“改厕后一直没有领到补贴,今天拿到这1500块钱,我很开心……”宜章县瑶岗仙镇和田村村民谷欠柳领到改厕补贴资金时,激动地说。此前,这1500元钱被误发给了另一位村民,和田村纪检员欧仁忠发现后,立即将这笔钱追回发给谷欠柳。宜章县纪委监委建立完善了村级公共事务监督“阳光账册”和公示公开栏,实行动态录入,供村民直接查阅,并以照片形式上传至各村(社区)微信工作群,真正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监督者”,有效解决了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监督覆盖率和参与度不高的薄弱环节。同时,宜章县纪委监委在每个村(社区)醒目的位置都粘贴“码上监督马上办”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后,可以直接进入平台,村民可以在线进行投诉举报,让监督变成了“举手之劳”。此外,宜章县纪委监委还借助“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自动比对、数字碰撞,对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等村(社区)腐败易发高发的权力事项开展精准监督、实时监督、智慧监督,推动基层“微权力”运行全程在线、全程留痕、全程公开。今年以来,处置问题线索15条,处理人数3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3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追缴资金203.83万元。

       宜章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优势,培养一支敢监督、会监督、善监督的基层监督“前哨兵”和“微探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护航乡村振兴。(宜章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