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孝和勤廉”的家训
张谷英村,又称“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位于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古建筑群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群。 传说明洪武年间,作为朱元璋指挥使的张谷英精通风水。明初时的渭洞山区尚未开发,荒草萋萋,古木森森,张公行至此看中了这片世外桃源,从此,开启了张氏家族二十六世的故事。张氏家族在此聚族同居至今已历时600余年,目前古村内还聚居着张谷英的2000多名后裔。 数百年来,张氏家族外出为官者虽然多达300余人,但却无一人为贪官,确实令人称奇。是这一方山水的哺育?还是这里淳朴民风的熏陶?如果说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守住清廉相对容易一些,但在物质文化生活富足的今天依然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则是一种难能可贵。 追根溯源,还得从张谷英及其家族说起。“耕读继世,孝友传家”,这是张谷英家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内核;“孝当先,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这是张谷英及其后代历经数百年而形成的家训。
孝当先。张氏家族深知“孝”的重要性,不仅将其写进家训的第一条,更是编写了7140字的《劝孝歌》:“劝善书多皆切记,我劝世人从孝起。堂前父母大于天,须知万事孝为先。”《劝孝歌》字字真情,读来催人泪下,被后人视为传家之宝。族人谨遵“孝父母”的家训,上演了一个个荡气回肠的行孝故事。
和为贵。“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这句在张谷英村世代流传的俗语,暗含着张氏先人对后辈要合而不分的教化。同居一个屋檐下几百年的张氏人,秉承和为贵的思想,以祖训、家规为遵循,一代代守护着建筑形式上的合为一体,传承着与家人、族人、外人的和睦之道。
勤耕读。在张氏家族的家训中,“勤耕读”是一个突出的主题。先祖深知耕读的重要性,告诫后人要“耕读为本,以俭朴为荣,兴书香门第,继百忍家风,尚礼仪而四邻和好,爱劳动而百业兴隆”,并留下“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声”的祖训族规。谷英公的后代谨遵祖训,读诗书,勤百业,代有人才出。十七世祖锦山公70岁登上笔架山顶雄心设馆,栽桃育李,留下“故老犹传教,书香绕笔峰"的绝唱。张云衢之子张渥潜,于民国初年在当大门设“笔山草堂”私塾,栽培弟子,曾自编数十万字的《三余教育类编》教材,广为流传于当地私塾,深受学生喜爱。在崇尚学习的氛围中,村中大部分人都能吟诗作对,张谷英村也被誉为“书香门第,礼仪之乡”。
崇廉洁。清廉为政,是每个朝代都倡导的,但从家庭的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廉,则是张氏家族的一大特色。在重孝义、求和睦、勤耕读和崇廉洁的环境中,数百年来,张氏家族中外出为官者继承先祖遗风,恪守“崇廉洁”的家训,为官清正廉洁,办事公平公正,留下了难得的声誉和政绩,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赞颂。(《家规•家训•家风——湖南故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