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操守、处世原则、为人之道、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简言之,家风是一个家庭和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良好的品德修行和风气。家教,是父母和长辈对子女对后辈进行的言传身教,是家庭内的礼节礼法。简言之,家教就是指家人的素质和教养。家风家教,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相反的典型家教历史故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家风的好与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父辈们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风家教,最终致使后代走上了曲折灰色甚至违法犯罪的一条路,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沉痛的,让人深思和警示。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教已经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家风家教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后代安身立言、为人处世、持家立业的重要家训家规。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如何培养子孙后代,如何成就孩子的良好品格,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来自家庭良好的家风家教之传承教育。这也是我对家风家教的深刻感悟,更是切身体会。
勤俭持家、自力更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父辈们一直秉持的纯朴家风,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我想起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生活在旧时代,爷爷奶奶生了12个孩子,其中男孩8个,女孩4个。我奶奶出身经济条件丰裕的家庭,对爷爷奶奶成家立业有些帮助。为养家糊口,爷爷奶奶不仅耕田种地,还经营织棉、纺纱、磨豆腐等生意买卖,经济收入在当地算是屈指可数的家庭。爷爷奶奶并不因为有了钱就大手大脚花,一直勤俭持家、自力更生。爷爷奶奶天资聪慧又读过书,爷爷曾担任过抗战时期地方文职,据奶奶说我爷爷的文章和字都写得好,上级很看重,安排担任过营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要组织安排吃“国家粮”,而是回家耕种兼做生意。关于爷爷的文章和字写得好,有爷爷写的家谱和曾经的笔记本日记可佐证。
爷爷奶奶文化素质在当时都算高的,经常帮人写写画画什么的,非常受人尊敬,说话也比较有分量。即便如此,爷爷奶奶始终秉承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家风,将用辛苦赚来的钱置办了一些良田,免费让条件差的乡亲们耕种。还时常借钱借物给相好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来借东借西,只要家里有的从来没有拒绝过。有乡亲们向爷爷奶奶借了钱并打了欠条,由于多年没还上欠款,我奶奶干脆把这张欠条烧掉了,不打算要欠债人还钱。
渴望知识、努力求学、积极上进、人才辈出,是父辈们的不懈追求,是我们后辈奋斗的动力。
爷爷奶奶做生意赚了钱置办了一些良田,经济条件在村上算是为数不多的,有少数“眼红”的人见不得别人好,导致爷爷奶奶被划成富裕中农,从此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因成分高不给上学。我父亲在12个孩子中最小,因成绩好跳级读完了高小,参加初中选拔考试都没有资格,就这样,父亲在全区高小第一名的成绩也被拒之门外,无缘就读初中。
父亲天生爱学习爱思考,或许是受不了不让读书的这口气便更争气,父亲不仅向曾经的同学、同乡、朋友借阅任何有文字的书籍,而且还趁逢日赶圩到市场购物的机会,到乡镇文具店读书买书,找地摊上卖书的翻阅,好的也偶尔买回家读。按那个年代,父亲算是博览全书,特别是古代皇朝历史传记和小说,有时也会给我讲讲有关历史片段。我记忆犹新的是,我上小学第一次读课外历史书就是偷看了我父亲借来的《薛刚反唐》这本书。可谓是阅读越带劲,比读课文做作业爽多了。
父亲爱好学习还喜欢看历史书,其解答数学难题很厉害,每每遇到小学数学思考题和难题时,我会问父亲,父亲都能帮助解答。或许是父亲遗传了父辈们尤其是我爷爷奶奶的智慧天赋、独立思考、触类旁通、勤奋努力、善于钻研、预测判断的品质,连初中都没有读的人,肚子里却装下了很多知识,懂得很多,体会很多。我打心里佩服父亲在那时的知识储备和远见卓识。
父亲和父辈们这种勤奋好学、独立思考、领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对于我后来的学习成长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话说爷爷奶奶生的12个孩子,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一点小毛病都会要命,有的几岁因病夭折,有的未到成年因病去世,最终能成家立业的只有我两个伯父、两个姑妈和我父亲5个。他们都秉持父辈们的良好家风,并将这种家风传承给了我们和子孙后代。受父辈们优良家风潜移默化的滋养,包括我与其他兄弟姐妹共6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入大学和中专,跳出了农门。我们的孩子、孙辈们经十年寒窗苦读,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有9人考入“985、211”高校,今年高考热爱画画的一堂侄儿也如愿考入一本院校。这是学校和老师们教育培养的结果,是孩子们刻苦努力的结果,是父辈们良好家风家教鞭策激励的结果,实现了父辈们所追求和希望的家族人才辈出,代代相传的美好心愿。
在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影响和激励下,我太公太婆名下包括外嫁出去女生的后代子孙学习学业、成长成才、家庭建设发展情况都还不错,让人感到欣慰。愿我辈及后代子孙永承传统、接续奋斗、努力学习、砥砺前行,将优良的家风家教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继承发扬、奋力拼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努力做好自己,是父辈们一生的遵循,是对我们后辈的敦敦教诲。
爷爷奶奶为家庭所计,一辈子勤俭持家、辛勤劳作,努力把家庭建设好。在面临困境时,他们依然能泰然处之、淡泊明志,继续经营好家庭。到我父亲这一代,父辈们优良家风得到了很好继承和发扬,我的父母不仅仅传承爷爷奶奶的手艺生意,而且还拓宽了生意,当过养猪大户、制种大户,更多的是经营过各种允许买进卖出的买卖和典当生意,修过路架过桥,搞过木材经营运输,开发过小产权房,投资办厂、做企业开公司等等。父亲母亲的几十年多种经营,也许是为实现美好幸福的生活,也许是为他们的四个孩子读书就业、成家立业打拼,更或许是为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抱负和价值追求。
父亲母亲边耕种边经商,以经商做生意为主,从上世纪70年代经商至今近50余年,历经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荣耀辉煌足以成书!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他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生动写照,意蕴深刻,充满哲理。像孟子、岳飞等这样的大家、英雄人物就是在这样的家教中应运而生的。
努力打拼、淡泊名利、以德报怨、做好自己,顾大局讲奉献,是父辈们毕生的坚持。小时候,父辈们就常常给我们讲:做事情努了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在做事和努力的过程中,会让你有深刻的体会和实际积累,取得经验教训,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的父亲母亲经常告诫我和弟弟们:人,要趁年轻努力去做事去创业,包括读书求职、成家立业都要有所打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还要舍得花精力和心血,也还要看运气和机会,有时努力得偿所愿,有时努力未必能得到。对于名利和个人得失,尽到心努了力就行,无论结局如何都要以平和心对待,结局好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结局不好也要看淡些、想开些,永远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只要有能力有本事干什么都行,哪怕被人羡慕嫉妒恨,也不要让人瞧不起。自我懂事以来,我牢记父亲母亲的教诲,也一直保持这种心态和风格。
对父辈们的教育,我深有体会: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把每一点的付出都认为是值得的,是在为你自己做,是在成就你自己,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凡事尽你最大的努力,做你想要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就是对你自己人生追求的高度负责和最好报答。
朴实善良、真诚守信、宽以待人、乐观豁达,是父辈们代代相传的处世原则,是对我们后辈的示范教育。
禅语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这让我想起父辈们对我们的教导。
乐善好施,无怨无悔。
即使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为利益或受人蛊惑,不知感激或不懂感恩甚至还歪曲事实诋毁你,也要做到宽容大度,以善化恶;在自己受到了十分委屈和严重不公之事时,同样要宽以待人、乐观豁达。
父辈们这种处世原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她会让你生活幸福,使社会和谐。同理,诚实守信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基本要求,在物欲横流、利益驱使的现实社会,诚信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母亲总能以生活实例和人生经历教导我:你是长子就像女子一样,除努力搞好学习外,还要学会家务和干农活,带好弟弟们引导好他们的学习,一定要带头考大学跳出农门,为家里争气为家族争光;兄弟之间从小到大都要相互爱护,有事让一让,和和气气就好,像我和你父亲那样,与你们的伯父伯母们从来没争过吵过,一大家和和气气的;为人要善良和气、对人懂得礼貌、讲话要算数,既尊敬长辈又要爱护晚辈,待人要宽厚大气,别人求你帮忙时能帮就帮、尽力帮。
母亲还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处理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的关系,谈了她亲身经历体会的人情世故。母亲向来善良温和,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是懂得和注重人情世故,比较会处理家庭和亲友关系。每当严厉的父亲因小事都责骂甚至动手打我时,母亲都会为我据理力争来保护我。当父亲告诉母亲一些包括生意场上不愉快的事情时,母亲总会温柔的安慰劝解父亲、化解是非,消除不快。每当家族或朋友闹矛盾找母亲倾诉评理时,诸如此类等等,母亲都是笑脸相迎,耐心劝和,以自己切身体会为其排忧解难,从来不挑拨离间、推波助澜、添油加醋。母亲有时也把这些事例讲给我听,要我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深受母亲的启发和教育,对我的影响和成长极其重要。
善良让人心安,诚信使人温暖。
让我们彼此心存善良,多一些信任多一分温暖,用心用情善待你的亲人和朋友,善待你的同事和同学,善待你周围的一切。愿我们都能坚守朴实善良、诚实守信这立身之本,让良好家风永放光芒。
性格耿直、仗义执言、是非分明、外刚内柔,不圆滑世故,不阿谀奉承的秉性特点,是父辈们与生俱来的风骨,是我们后辈永恒的传承。
父辈们这些个性特点不仅仅是生活的环境影响造成的,更是一种家风的传承熏陶。从生物遗传学角度来说,人的五官长相、性格特点、智力因素、行为习惯等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基因遗传和自然传代,实践情况也八九不离十。
父辈们坦诚直率,仗义执言,表达和陈述问题直截了当、观点鲜明,是非曲直分明,不喜欢转弯抹角,待人接物从不圆滑世故,不媚上欺下,不阿谀奉承。这是父辈们与生俱来的秉性优点和特点,也是弱点和缺点。这种秉性比较容易引起不了解的人误解或误会,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羡慕嫉妒恨”的人来说,他们会为名利或其它利益驱使借此秉性肆意发挥、大做文章。
父辈们如此刚正不阿、直言不圆的秉性特点,我们后辈又何尝不是啊?我对此深有体会,曾多次下决心改之却实在是很难,有时是做到了初一却做不到十五。因为这是来自血液和骨子里流淌着的父辈们的秉性特质。
这或许正应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古语吧。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同学,向我咨询事情或请教问题时,我都是认真对待,据实分析推理并坦诚相告,因为这样能避免让别人少走弯路,少费心费力。可是,对于那些特别喜欢甜言蜜语爱听好话的人来说,他们不但听不见意见建议,还以为你这样直言不讳是在打击或不帮他呢,他们会认为那些与其讲漂亮话的所谓熟人朋友对他好。谁知根本不是那回事,非得等到撞南墙吃大亏了才觉得后悔。
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甜言蜜语,很难接受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当事人只管当时听起来舒服,压根儿没思考所提意见建议参考价值如何?殊不知,恰恰是这些直接的不同的意见建议对其管用,能为其所用。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遇到像这样的人还不少,体会还很多。其实,我又何尝不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深远意义。不管对谁,都一味说漂亮话,既能讨好卖乖不得罪人,还能交朋友赢得好评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是,我能这样干吗?绝对不行,绝对不能。不但是父辈们遗传的秉性使然,而且自己良心也过不去,我一辈子都不会这样做。哪怕被误解被得罪,我也不会违心提意见建议。可是有谁知道有谁理解,我是在用心帮你,真正为你好的良苦用心啊?有谁会告诉你实话,我说的是对的,有谁又愿意会与你说真话?大家都懂得讲好话或讲不痛不痒的话,这样对彼此都有好处,毕竟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嘛。
人生的经历很重要,社会的磨炼很受益。
人生苦短,一辈子能交到诚恳相待、真情永存,遇事能直言相告并热心助力的,那才是真正的朋友,才是真正对你好。这种朋友对人对事坦诚直率、用心用情,看待问题观点鲜明、直指要害,处理事情认真果敢、负责担当,对于合作来说能避免少上当受骗,预防和减少损失。
像有的表面表现得非常亲和,说话甜言蜜语让你无法拒绝,无原则的吹捧你迷惑你,却满脑子想的是自己利益,为达目的心里行事背后搞鬼;有的事做不得工作干不好,一天到晚嚼舌头溜须拍马,领导同事面前天壤之别,对上一味阿谀奉承、卑躬屈膝,对下不屑一顾、颐指气使;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道貌岸然的笑面虎两面人。
诸如此类,才是最不值得交往信赖的。可是遇到认知不深又偏爱听好话的人,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感觉很好,很会关心人,往往错误认为他们好。实践证明,这类人是专门利己而不利他,才会害人甚至会害死人呢。
现实社会中能遇见具有刚正不阿、坦诚直爽、观点鲜明,只利他不利己,完全不害人,类似秉性特点的人,无疑是我们人生中美好的相遇,不仅是一次幸会,而且是一种福运。
父辈们长期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让我养成了勤奋务实、廉洁自律,勇于担当作为的行为习惯,使我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履职能力。我曾从爷爷奶奶住的房间翻出爷爷的一本笔记本,对于后代的教育和家风传承,就有类似这样的记载。我很庆幸传承了父辈们这种秉性风骨。从笔记本可以看出,爷爷的字不仅写得非常漂亮,对事情的记录和感悟也写得很好。我想这不仅是父辈们骨子里带来的个性特点,更是他们人生岁月所经历的真实写照吧。
我传承了父辈们良好的家风家教,为人坦诚直率,表达观点鲜明,正义正气感比较强,不媚上欺下,不幸灾乐祸,不搞团团伙伙,不拉帮结派,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的影响。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一贯坚持求真务实,讲真话、做实事、求实效,包括组织和领导征求意见、党员谈心、代表履职、调研考察、撰写文稿等,不搞假大空、高大上和形式主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勤政廉政意识,坚决不越红线,不破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诚做人、坦诚待人、干净做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
蓦然回首,十余年前我在基层工作并担任部门负责人时,已在国家、省市级4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近300篇文章,分别整理汇编成《新时期司法理论与实践》《理论实践与调查研究实务读本》《法治下的人生与社会》三本书。单位主要领导安排由单位出钱编辑出版发行,作为本系统业务指导参考用书。按当时政策和习惯做法,单位允许列支编辑出版业务用书,但是我并没有接受单位出钱为我出书,宛然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和安排。我想这正是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家风传承于我的良好教育,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守的优良的政治品格和廉政操守。
诚然,家教是我们立德树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基础。从古至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都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经典的家教家训已融入新时代道德文化建设当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愿良好的家教家训能持久地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家风好,则民风好;家教好,则素质好。家风家教好,社会风气则自然好。就像诗经中的风、雅、颂在歌唱的过程中,就很好地把该地区的纯朴民风表达入声、体现如歌。
写到这里,我深刻感悟到家的世代传承与家风家教紧密相连,只有保持优良传统美德教育和熏陶的家庭,对待任何人和事不要过于斤斤计较,能宽容大度、乐观豁达,才能培养出有爱心孝心,奋发向上、德才兼备的后辈子孙,这样的家庭方可代代相传。
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父母对我们良好的言传身教,是我们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
父辈们积累的不仅仅是物质基础,更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为我们开启和解答了人生的真谛。
有感于父辈们良好的家风家教,撰写此文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的向上向善正能量,让我们共同传承好发扬好良好的家风家教,让现实复杂的社会变得更和谐、更温馨、更美好。
(文/欧阳屹 作者系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